找到相关内容795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是“名言”?

    颜色和形状就是靠眼识名言来认识安立,声音靠耳识来安立……法处则靠意识来认识安立。而中观认为,万物的存在,仅仅是靠这些名言识的安立而存在,不能加以深入的分析,譬如见到红色,知道是红色,属于名言的认知,如果继续深入分析红色的本质,则属于究竟理智分析的范畴,这种哲学上的分析超出了名言的范围,在追踪万物本质方面,名言识是毫无办法和苍白的,因此在《三摩地王经》中说,六识的这种名言认知都不是量,因为万物本质根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685676.html
  • 杨文会的“以佛释道”思想探析

    居于重要地位,是人性、佛性、道性的真正承担者,儒佛道三家也都开创出了本门独特的心性思想体系。14  在杨文会以佛释道的思想体系中,“心”这一概念也始终处于核心位置。杨文会突出“心”在与万物的关系中的本...阴符经》的论述只是强调“心”对于外物具有认知作用,而外物是作为真实的事物而存在。杨文会运用佛理将此解释为天地万物皆唯心识所现,心为万物本原,外物只是“心”的显现,并非真实的存在。佛道的此等差别与二者的理论...

    徐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5668615.html
  • 佛教般若与老子思想比较

    中,老子还说到万物是如何产生的。他说:“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”[6]老子的意思是说,天地万物是在名词、概念之后出现的,一旦有了名词、概念,那么万物也就从此出生了。也就是说,万物只是名词概念的产物,是主观的东西,是没有实在意义的。知道万物的开始是“无名”的,知道万物是从名相中产生的,那么以“无名”就可以统御“有名”了。所以,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说:“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”[7]而...

    蔡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2860016.html
  • 即色宗

    存无以求寂,希智以忘心”,其结果,既不能认识至无的本体,也不能否定存在的万物。因为道安不知道“所无”与“所以无”、“所存”与“所以存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,偏于事物本质的“无”而忽视从具体事物去认识“无...;尽   无则忘玄,忘玄故无心。然后二迹无寄,无有冥尽。是以诸佛   因般若之无始,明万物之自然。(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八)意思是说,对般若性空的理解,应把本体和现象结合起来,而不能绝然割裂。本体的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991622.html
  • 无性、无相、空性义通俗解说

    现代文明社会。  人心‘无性’,‘无相’,如像无色、无相的一面镜子,人心有感知性能,即能见性能,就像镜子透明,能照见万物一样,人心也能照见万物,即能感知万物。若镜子中原本有相,如涂满色彩花纹的墙壁,那就无法照见万物。  同样,在人心中如果原本有相,就无法随境显现万象。人心的这种‘感知性能’在佛法中被称作‘光明,或‘光明心’。人心的这种‘感知性能’和‘可变性’,就是众生成佛的根本原因,故被称作‘佛性’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362470.html
  • 佛教的“空”是讲什么的?

    的。我们世俗人也承认这个事实。但是,佛教比我们走得更远。  佛教认为由于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(包括宇宙和人自身),所以,万物皆空。我们来解释一下这观点:由于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,或者说,一切事物都是因条件而存在的,因此,可以肯定,这些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的根据,也就是说事物自身不能决定自身的存在与否。佛家便把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根据的理论概括为万物“无自性”或“自性空”。这就是佛教所讲“空”的...

    无名斋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3166746.html
  • 略谈僧肇法师《不真空论》思想

    1.依论题显“不真空”  2.依“二谛”显“不真空”  3.依“缘起性空”破三家义显“不真空”  (二)从“即万物之自虚”显“不真空”  1.即物自虚辩有无  2.即物自虚辩名实  3.即物自虚辩本无...被称为肇师中观思想的理论基础。《不真空论》是从“空、有、无”观上立论,依真谛而谈空,显“万物不真,一切皆空”之理,告诉我们,此“不真空”并非说万法不存在,而是说万法无自性,虚假不真实。旨在破除我们的执著...

    善 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0168499.html
  • 佛陀的宇宙时空观及其缘起运化之说初探

    佛陀认为:宇宙的终极本原是空。何为空呢?空应包含五个层次含义:  (1)空即无执无住,空无本体,亦无本性;(但如果认为:宇宙万物在本性上是空的,在相上是包罗万象的、是实有的。这种对空的领悟也是片面而...  佛可以以空的状态存在,也可以以精神意志、全能智慧的方式存在。从而以其自由意志,全能智慧创生和运化宇宙万物。何为佛?要回答什么是佛的本性是人所难及的,但我们可以道出一些最重要的特征:佛是全知全能的,...

    杨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2041961.html
  • “独化”启“即色”

    论的“以无为本”说和“无中生有”说,明确地指出:“至无者,无以能生,故始生者,自生也”(《祟有论》),即是说“虚无”不能产生万事万物,事物是自己产生,是由此“有”而生彼“有”。向秀对“自生”说又进行了...明乎不生不化者,然后能为生化之本” 。(张湛《列子·天瑞篇》注中引向秀注)向秀认为,万物是自己产生自己的,没有一个造物主(生生者)存在。万物的变化,也是自己变化,没有一个主宰万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3555567.html
  •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

    “在蝼蚁”、“在屎溺”(《庄子·知北游》)。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“道”既是普遍的、绝对的,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、相对的。“道”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,或者说,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,就能开...也。然则道远乎哉?触事而真!圣远乎哉?体之即神!”“真际”,即实际,其具体涵义是指“法”性空,即万物原本为空;“道”,指佛道。意思是说,真际与诸法(事)相即不离,佛道与真际相合一致,这样,“道”也并...

    陈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490586806.html